上标.CN:紧固件在网上“飞”
上标.CN:紧固件在网上“飞”——看上海标五是怎样玩电子商务的在上海这样一个商务成本高地,如何让低附加值的商品有生存空间?并且还要活出精彩?对于这样的问题,相信有很多人会关心。上海电气集优旗下的上海标五高强度紧固件有限公司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实践,给出了一个漂亮的答案。数据显示,在紧固件行业形势低迷的2015年,上海标五实现了净利润1600万元、同比增长79%的良好业绩。数据背后,与上海标五在行业内率先“玩”电子商务是分不开的。从2013年3月“触网”,到今年上半年,上海标五电商业务发展迅速。目前,其销售收入已占内销总收入的49%。并且,“上标.CN”也成为紧固件行业有影响力的门户网站。一个销售员服务一百多个客户紧固件被业内称为“工业之米”, 是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的基础件。与一般商品不同,紧固件基本上是以“千件”为单位。而在结算方面,一般商品最多算到小数点后面两位。紧固件则要算到小数点后三位,利润微薄。基础件行业是一个“进入门槛低、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处在这样一个行业,竞争压力可想而知。上海标五是一家上海老字号企业,其前身成立于1922年,现在由上标集团和上海标准件进出口公司转型而来,内外销并举,主要生产经营螺栓、螺钉、螺母和垫片等。经过“传统制造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转型“三级跳”,上海这家老字号企业,在信息化时代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毛春兰是上海标五一名“80后”销售员,与以往走街串巷的老前辈不同,她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点点鼠标,就可以轻松完成一笔笔销售。这种销售方式在老前辈销售员看来是天方夜谭的事,在互联网时代一点也不奇怪。以“现货、方便、质优、价廉”作为特色,上海标五电子商务定位清晰:以企业信息化平台、现代物流平台和产品为支撑,线下对接、线上下单。“我们一共只有159名员工,提供7x24小时网上现货交易,现在还可以移动下单,现货当天下单隔天发货。我们内外销的成交量每天有400多吨,年销售超过10万吨。”毛春兰很自豪。应该说,这些数字在行业内都是数一数二的。在上海标五,像毛春兰这样的销售员,服务的客户数超过100家。1个人服务100多个客户,如果没有超前的意识和创新的商业模式支撑,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事实上,在现货交易平台的后台,上海标五在宝山有一家面积为8.7万平方米的自动物流仓储中心。这个仓储中心于2004年建成,是当时国内第一家现代化的紧固件立体仓库。这里的货架犹如“中药铺”,有23.4米,19层高,总库位超过10万只,库容量达2万吨。取货时采用激光定位,精准、方便、高效。“卖什么产品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卖?”这是上海标五总经理祝军的体会,也是这家老字号焕发青春的密诀之一。B2B与+互联网一起“吆喝”资料显示,我国80%以上的核心基础零部件依赖进口,已成为制约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中国制造2025》把“强化工业基础能力”作为九大战略任务之一。上海电气也把发展高端基础件作为主攻目标和方向之一。2014年8月,集优收购了欧洲最大的紧固件公司之一、具有一百年历史的荷兰内德史罗夫公司100%的股权。这一次收购,使集优紧固件业务一步到位地跨入了全球顶尖高端产品、一流企业的行列,实现了产品升级。据业内人士介绍,国内大多数民营紧固件企业,只能生产10.9级强度以下的紧固件。10.9级以上的主要由一些外资以及合资紧固件企业主导。现在,集优紧固件强度可达到14.9级。现货产品系列齐全,包括美标2级、5级、8级螺栓,德标和国标8.8级、10.9、12.9、14.9级内外六角螺栓等,一下子与竞争对手拉开了差距。“上标.CN”平台,主要采用B2B方式,即供需双方都是企业,并与物流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因为有合同作保证,经营风险相应降低很多,并有效串起了整个行业的产业链。目前,“上标.CN”网站现货品种有223个,规格为12300种,上网吨位达8000多吨,客户数已超过570家。每月网上订单数超过3200个,并持续快速增长。“别人做的是互联网+,我们做的是+互联网。众所周知,做互联网+是很‘烧钱’的,我们不‘烧钱’,主要还是采用稳扎稳打的策略。”祝军解释,因为上海标五是传统的制造企业,前端有产品,后端再加上互联网运作,所以称为“+互联网”。目前,通过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上海标五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巨大。尽管如此,上海标五依然十分注重推广,强化电商网站营销宣传,提高企业知名度。他们在百度、华人螺丝网和金蜘蛛网上,不断推送广告,“酒香也要勤吆喝”。不过,上海标五也十分清楚,工业品和紧固件电商仍处起步阶段,而且也仅局限于内销,未来,还需要不断探索,以企业流程化、标准化和信息化为基础,以产品、质量、成本、物流和库存等为支撑,逐步完善积累,做强做大电商业务。售货系统有专利,买卖真是技术活“上标.CN”上线后,上海标五一直在进行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电商网站功能,强化数据分析应用。通过大数据分析,上海标五挖掘到了更多的商机。客户的购买习惯、购买品种,每个月的频次、数量……这一系列的数据,使后台的技术人员脑洞大开,他们自主研发出了一套名为“RFID(无线射频识别)看板管理”系统,为优质用户提供自动补货业务。目前,这套系统已申请了4项国家专利。王其军,上海标五副总经理,也是这个系统项目的负责人。他说,这个系统就是将无线射频、物联网技术、网络视频、云存储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传统紧固件的看板管理服务中,通过远程技术,自动获取客户现场货架紧固件使用和缺货信息,传送到上海标五和客户的ERP系统,自动生成需求订单、发货单和入库单,实现即时JIT(准时制生产)配送。 去年,上海标五已把这套系统成功植入了“上海日用-友捷和另一家在上海的德资企业的生产现场,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操作方便快捷高效,自动实现补货。实践表明,这套系统投入低,易复制,运行效果十分理想。在上海电气,集优作为重要的产业板块,集团管理层一直十分重视。上个月,郑建华总裁在集优调研时,对其近三年的发展予以肯定。同时,郑建华还提出,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创新商业模式、销售模式,并进一步加快改革调整的步伐,按照行业特点,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毫无疑问,上海标五的探索和创新,符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并已进入稳定向上的良性发展通道,相信未来的发展速度会更快、发展空间会更广阔。(摘自《上海电气报》,记者:魏理)